澆注系統(tǒng)是指熔融塑料從注塑機噴嘴射入到
注塑加工設備型腔所流經(jīng)的通道。澆注系統(tǒng)分為普通澆注系統(tǒng)和熱流道澆注系統(tǒng),其中普通澆注系統(tǒng)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澆口等。通過澆注系統(tǒng),塑料熔體充填滿模具型腔并且使注塑壓力傳遞到型腔的各個部位,使塑件密實和防止缺陷的產(chǎn)生。通常澆注系統(tǒng)的分流道開設在動定模的分型面上,因此分型面的選擇與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是密切相關的,在設計注塑模時應同時加以考慮。
為了使注塑模具能順利的安裝在注塑機上并生產(chǎn)出合格的塑件,在設計模具時必須校核注塑機與模具安裝有關的尺寸。一般情況下設計模具時應校核的部分包括噴嘴尺寸、定位圈尺寸、模具的最大和最小厚度及模板上的安裝螺孔尺寸等。設計模具時,主流道始端的球面必須比注塑機噴嘴頭部球面半徑略大一些。
根據(jù)開合模系統(tǒng)推出裝置的推出形式、推桿直徑、推桿間距和推出距離等,校核模具內(nèi)的推桿位置是否合理,推桿推出距離能否達到使塑件脫模的要求。一副注塑模具分成動模和定模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由導向機構導向與定位。動模和定模的接觸面稱為分型面。在一般情況下,模具分型后,由此可取出塑料制件和澆注系統(tǒng)凝料。分型面確定后,塑件在模具中的位置也就確定了。
為了使模具主流道的中心線與注塑機噴嘴的中心線相重合,模具定模板上凸出的定位圈應與注塑機固定模板上的定位孔呈較松動的間隙配合。在模具設計時,應使模具的總厚度位于注塑機可安裝模具的最大模厚與最小模厚之間。同時應校核模具的外形尺寸,使得模具能從注塑機的拉桿之間裝入。
模具在注塑機上的安裝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螺釘直接固定,另一種是用螺釘、壓板固定。當用螺釘直接固定時,模具固定板與注塑機模板上的螺孔應完全吻合,而用壓板固定時,只要在模具固定板需安放壓板的外側(cè)附近有螺孔有螺孔就能緊固,因此壓板固定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對于重量較大的大型模具,采用螺釘直接固定則較為安全。
塑料成型所需要的注塑壓力是由塑料品種、注塑機類型、噴嘴形式、塑件形狀和澆注系統(tǒng)的壓力損失等因素決定的。對于粘度較大的塑料以及形狀細薄、流程長的塑件,
注塑加工壓力應取大些。由于柱塞式注塑機的壓力損失比螺桿式大,所以注塑壓力也應取大些。注塑壓力的校核是核定注塑機的額定注塑壓力是否大于成型時所需的注塑壓力。
注塑機的開模行程是有限制的,塑件從模具中取出時所需的開模距離必須小于注塑機的最大開模距離,否則塑件無法從模具中取出。對于全液壓式鎖模機構的注塑機和帶有絲杠開模鎖模結(jié)構的直角式注塑機,其最大開模行程受模具厚度的影響。各種型號注塑機的推出裝置和最大推出距離不盡相同,設計時應使模具的推出結(jié)構與注塑機相適應。
更多精彩文章:標準注塑加工模架,直接點擊。
http://www.thehoopoehouse.com/html/2017/Info_0513/575.html
南通錦程塑業(yè)官方網(wǎng)站:
http://www.thehoopoehouse.com/
更多精彩文章 ,立即搜索:錦程注塑加工